为什么我听别人说魔兽有五大古神呢?第五大古神是谁
五大古神是最早玩家群体们的一种说法,艾泽拉斯上有五个古神分别呈五角星的形状封印:左上:黑海岸主宰之剑(很早任务文本里说主宰之剑下面是一个古神,ctm正式辟谣)正上方奥杜尔尤格萨隆。右上方提瑞斯法林地早起也传说埋了一个古神,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下面是有东西但不是古神。左下:安其拉克苏恩。右下荆棘谷。最早藏宝海湾那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章鱼头,相传也是古神。
五大古神是很早时期的说法,当然那是老历史了,现在最新的说法是:尤格萨隆、克苏恩、恩作斯、亚沙棘、萨拉斯塔(被其他古神吃掉只剩一个残余)。最新出现的狗胡恩是泰坦做的
门槛屠格涅夫概括
门槛,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首散文诗。屠格涅夫,俄国小说家,成名作是《猎人笔记》,六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俄国19世纪40-70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此篇诗是散文诗,是用对话体来组织全文的。在俄国当时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中,确有一群女革命家投身于革命运动。屠格涅夫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1月24日,俄国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女革命家薇拉·扎苏里奇行刺彼得堡行政长官特烈波夫的事件,维拉·扎苏里奇的形象使屠格涅夫久久不能忘怀,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扎苏里奇牺牲四个月后,作家把多年来俄罗斯妇女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在他心中积聚的印象,结合维拉·扎苏里奇这一生动的实例,用《门槛》中这个姑娘体现出来。这是这篇作品产生的背景。
屠格涅夫的《门槛》,反映革命志士不被人民群众所理解的影子。通过象征手法写一个故娘跨进大楼的对话,赞颂了革命者的崇高献身精神,斥责了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反映了当时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同时也揭露了专制社会对革命者迫害的罪恶。
马东锡有没有出演奇异博士
马东锡没有出演奇异博士,马东锡出生于韩国,毕业于美国哥伦布州立大学,美籍韩裔演员。2005年,参演动作科幻喜剧《天军》出道。2012年,凭借其主演的惊悚犯罪电影《邻居》获第49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男配角奖。他曾参演作品还有《两个心脏》《罪恶的编年史》《釜山行》等。
莎士比亚与关汉卿哪个更伟大?为什么
他们都是伟大的剧作家,我觉得没有必要来比较谁更伟大。我们不妨来重温一下他们的伟大之处。
关汉卿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些话一般人还不感动,但放在关汉卿头上,那是名副其实!
他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关汉卿的剧作把塑造正面主人公放在首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戏曲家象关汉卿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有善良无辜的寡妇被屈斩而天地变色的奇迹;有单枪匹马慑伏敌人的英雄业绩;有忍痛送妻子去让权豪霸占的丈夫;有让亲生儿子偿命而保存前妻儿子的母亲;有被所爱的人抛弃而被迫为他去说亲的婢女。
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他是元曲中本色派的杰出代表,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
再来看看莎士比亚。歌德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了。读完第一部,我就像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感谢赐我智慧的神灵。”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非凡的艺术概括力极其深刻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揭露和谴责了封建制度的残暴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罪恶,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广大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莎士比亚在反映生活的真实时,又受到时代的先进理想的鼓舞。在他的戏剧中,现实主义的描绘往往与浪漫主义的抒写浑然融合。诗人有时偏重于抒写理想,以大胆的想象创造高远的意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幻想;他有时又偏重于描写现实,善于用精雕细琢的写实手法描绘生活,勾画出人物最细微的心理特征,以强烈的爱憎揭露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他的戏剧既有现实的深度,又有理想的光辉,二者相辅相成,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方法的不同程度的结合
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是东西方戏剧界的俩大泰斗,无论从他们的艺术风格,还是艺术成就,应该不分伯仲。由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莎翁作品被更多的国人熟知和喜爱,如几经翻拍的《哈姆雷特》。然而,我认为,莎翁作品的传播度,迷惑了很多人,因为,若从传播度和对社会深远影响看,中国的戏剧大师关汉卿,应该略胜一筹。关汉卿的作品如《窦娥冤》等,深爱国民喜爱,流传经久不衰,而随着中国戏剧走出国门,中国戏剧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肯定。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戏剧泰斗关汉卿,在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力方面更为优秀。
两个人都很伟大,但就世界范围而言,莎士比亚的影响要更大些。
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二,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剧要真实,切忌过火。
第三,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第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如哈姆雷特、福斯塔夫。
第五,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秽言秽语。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
现代英语由中古英语演变发展而来,莎士比亚作为使用早期现代英语的代表,在传承中古英语、促进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丰富现代英语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著名学者周海中先生在论文《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中曾经指出的,“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就个人而言,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和贡献无人可比。”
莎士比亚生活在中古英语向现代英语演变的时期,因此他在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古英语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对中古英语在词汇和语法上部分特征的继承。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正是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时期,他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征是最乐于接受的。莎翁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接受现成的变化,而在于他对这一时期英语词汇的最大胆的创新,并且用他的作品将新创的词最广泛地传播开来,最终对促进早期现代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无人可及的贡献。现在使用的许多单词都是由他首次使用之后而进入英语词汇的,或是因为他的使用使原来的词义或词性发生了变化。此外,莎翁还创造出相当数量生动活泼、简洁精辟、色彩鲜明的短语或习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也使其作品更富有情趣、诗意和魅力。
莎士比亚使用过的单词和句子都被后来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引用,许多单词和句子在反复引用中固定了下来。有些作者在使用方式中再进行引申,使词意或句意得到了扩大。莎翁作品的语言丰富多彩,他不但是个遣词造句的高手,而且是个善用修辞的能手;作品中比喻、笑谑、拟人、双关语等别开生面,许多佳句音韵美妙,或表现鲜明形象,或者表达深刻哲理,更有利于他的作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传播和被人接受。
莎士比亚与关汉卿谁更伟大?无论从作品深度,文学性等不论那一方面来说,我觉得莎士比亚更胜一筹。
古代中国用文言文来写作,这种文体适合诗歌,历史文献这类针对特定人群的文学作品,不适合于主要面向普通民众的小说戏剧这类文学作品,因为过于简洁,无法准确刻画具体人物极其细微的心理活动。
这也是东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之处。东方着眼整体,那怕是诗歌这种非常注重作者个人感受的文学表现形式,中国古诗词所在意的也大多是整个社会的集体意识,和由这种集体意识而引发的个人感受。比如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因为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而产生的失落感,以及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等等。
而西方文化以立足于个人对世界的观察而产生的感受为基础,
而平民化的文字表现形式,更容易让西方文学,把对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事物的细微特征和变化,描写的更加准确和真实,从而让他们的在小说戏剧这类文学创作中,比古代中国更有感染力。
都是戏剧大师。成就恐怕无法做比较。
但是莎士比亚有点关汉卿没有的。。就是莎士比亚对英语这门语言有着重要的贡献。这个是关汉卿没有的。另外,他们是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环境中的人物,他们对戏剧各有各的贡献,没有谁伟大不伟大之分说但从世界上的知名度来讲,莎士比亚更胜一筹。
我去,这个…[捂脸]职业不一样。
莎士比亚自然不用多说,国外人,[捂脸]我就不多说了。
关汉卿,[抠鼻]咱中国人,而且人家有实力好吧,能为咱国家做事,我觉得都很伟大
生化危机安布雷拉编年史剧情讲解
安布雷拉编年史是一款由卡普空出品的生化危机系列游戏,是整个系列游戏中的前传作品,主要讲述了生化危机世界的历史,以下是简要的剧情梗概:
该游戏的剧情背景设定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讲述了两名特工莱昂·S·肯尼迪和克莱尔·雷德菲尔德在行动中发现了一些丧尸化的现象。为此,他们开始展开一系列的调查和探究,并最终发现了Umbrella公司,这家公司通过了一种t病毒(t-virus)的实验来开发一种可以强化人类的药物——t-病毒抗体。
在调查过程中,莱昂和克莱尔的行踪被潜伏在Umbrella公司的特工威廉·伯金和艾达·王给追踪,两人陷入到了Umbrella公司施加的险境之中,亲身经历了在矿山、城市、研究所等多个场景中对抗各种丧尸、人造生物等恐怖事件。
在游戏的结尾,莱昂和克莱尔最终成功逃脱了Umbrella公司制造的阴谋,但同时也意识到这只是生化危机事件的开始,而Umbrella公司才是时至今日的背后黑手。
总的来说,安布雷拉编年史是生化危机系列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展现了Umbrella公司在生化危机事件发生前一系列的罪恶行径和险恶阴谋。
理查是个怎么样的国王,发生了怎样的剧本(RICHARDII中)
莎士比亚早期最成功的历史剧,描写了玫瑰战争末年葛罗斯特色爵理查为实现个人野心、僭登王位,成为杀人魔王的过程,他最终受到了正义力量的讨伐,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剧作害以严谨的情节结构,细致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刻划了一个暴君的典型,此剧是当年最受欢迎的莎士比亚剧目之一,因其主角形象而接近于一出悲剧。《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为适应当时英国人民对抗西班牙的爱国主义情绪,以霍林谢德的《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为主要素材,创作的一系列历史剧中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2年至1593年期间。《理查三世》描写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死后,同族贵族理查用狡诈、血腥、毒辣的手段,登上统治宝座,很快为敌党所杀,结束了玫瑰战争。
请问有没有前人整理记载历史上的盗墓?或者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盗墓事件
说其盗墓,很多人都会想到,“摸金校尉”的鼻祖曹操和“东陵大盗”孙殿英。可我今天要说的却是“盗圣",不是白玉堂,而是温韬。
盗墓这种行当,都是发死人财的,是不赦之罪,上不了台面。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殿英,都不敢公开去挖坟掘墓,只能私下进行,而温韬却大张旗鼓的偷盗皇陵,可以说算一个牛人。
温韬,后更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曾出任耀州节度使一职,在职七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疯狂作案,关中地区大小唐皇墓陵无一幸免,都被温韬趁战乱之际,率领手下,扫荡一空。
温韬所盗陵寝之多,堪称有史记载之最。在他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唐朝诸帝的17个陵寝(唯有乾陵天降异向,幸免一难!)竟然被他一一光顾,并将所盗物品编成名册公诸于世,其胆量之大为令天下所有盗墓者之楷模。
和温韬比起来,孙殿英只是小巫见大巫。
说一个。
唐朝有个大诗人,名叫萧颖士,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4岁能作文,10岁补太学生。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进士第一。天宝初年(743年左右),补秘书省正字。时为裴耀卿、张钧、韦述等名士所器重,名扬天下,从业学生众多,世称“萧夫子”。
萧颖士考中进士后,因不屈李林甫而调任河南府参军事。他到任后不务正业,经常秘密游览。一次住在陈留的客店,正在吃饭中间,忽然看见一个老头儿,须鬓雪白,眉目尤其异常,来到门口,看了萧颖士很长时间,发出轻微的叹息声,好像和萧颖士相识。萧颖士不知他什么意思,起身拱手相问。老人说:“我看公子身形相貌,有些像一个人,不觉悲伤罢了。”萧颖士问他象什么人。老人说:“公子象萧齐鄱阳王。”
萧齐鄱阳王就是萧颖士的八代祖萧恢。萧颖士于是惊讶地问老人说:“齐鄱阳王就是我的八代祖先,你为什么会认识他?”老人哭着说:“我姓左,过去是鄱阳王书佐,备受宠信,各方面都蒙受礼遇。遭李明之难,我就逃走了。苟且偷生,免除了祸患,进入深山修行道术。终于获得出世。方才看见公子感到吃惊,竟不知是齐鄱阳王子孙。”
他们相对而泣。萧颖士对他很恭敬,也感到诧异。问他年龄,竟然三百二十七岁了。过了好长时间他们才分别。
故事讲到这里,许多人已经黯然神伤,多么美好的画面。但是狗血的还在后头。
萧颖士闲逛完毕,回到河南府,府里刚抓了几个犯人,正在审问,一见萧颖士如见鬼魅,赶紧招了。原来这是一伙盗墓贼,刚盗了齐鄱阳王萧恢的墓,分赃之后各奔东西,捕快见这几人形迹可疑,就抓了,开始打死不招,一见萧颖士才招了。原来萧颖士跟墓中的萧恢长得一模一样,萧恢的尸身有夜明珠护着,一点没有腐败,他们见了萧颖士,以为萧恢活了,找他们索命,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招了。
前人是否(係列)整理记载历史上的盗墓事件,絮我孤陋寡闻,无法作答。
但是,散见于其它文字记载,关于盗墓的具体情况是有的,作答如下:
据我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中国现存古墓遗址共有139,458处,占古遗址比例达百分之七十二。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帝王陵墓最早、最可靠的记载,当数司马迁的巜史记》,他祥细透露了始皇陵长达四十年,动用70万人参加修建的过程和地下宫殿及陈设作了记述。
同时也记录了秦未战火也燃烧到了皇陵。项羽入关后,以30万人发掘陵墓,宝物一月未能运完,最后付之一炬,大火一连烧了三个月。
一个放羊娃,偶然的机会进入项羽部下所挖的始皇陵盗洞,便手执火把进洞捜寻,结果洞内引起大火,地宫内建筑全被烧毁。
朱姓有一付对联:“上下两皇帝,千古一圣人。”两皇帝说的是朱元璋和朱温。朱元璋是有资格与千古圣人朱熹相提并论的,那个朱温绝对是个“操社会的烂仔。”
朱温(当时叫温韬)这个滥军阀,杀光了唐朝末代皇帝全体君臣后,又以筹饷为名,再次对始皇陵抢劫。
朱温对李世民的昭陵进行盗掘,运出无数金银珠宝,可谓胆大包天,遗臭万年!
据巜汉书》载,建元二年,就是汉武大帝即位第二年,被一位伟人称为“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的他,就开始营建自己的“寿宫”,一直修了53年,小树已经可以几人合抱了,这座陵高12丈,深13丈的茂陵,以后名扬千古的司马迁就曾与共27万人移居此地,但是在西汉未年,仍然被赤眉军所挖掘,史载:“破茂陵取物犹不尽。”
大家好,我是白水老哥。
我来说一个发生的比较早的、比较有名的、对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盗墓事件,“不准”盗墓。
“不准”盗墓,不是不准盗墓,而是“不准”盗墓。绕口令?不是。“不准”是个人名。
“不准盗墓”
“不准盗墓”发生在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在汲郡,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新乡市的卫辉,出了一个著名的盗墓贼,名字叫不准(fǒu biāo)。名字虽然叫不准,可他盗墓却是准得很,一下子就掘开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
进了墓室以后,这个“不准”就点燃了火把,东翻西看,寻找金银珠宝这些值钱的物件。眼看火把就要烧尽了,不准就在地上随手一划拉,摸到了一把竹片,点着了继续照明,把墓室里贵重的东西洗劫一空。几天以后,附近的村民发现了被打开的古墓,便报告了官府。无论哪个朝代,盗掘王陵都是大罪。晋武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重视,就派人前去查看,结果只剩下了一堆没有烧完的竹简。
《竹书纪年》
经过专家对这几十车竹简的分类整理,最终得到了先秦古书十多种,一共75篇。这些古书,被人们统称为《汲冢书》或者《竹书》。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年史十三篇,就是著名的《竹书纪年》。经过解读,《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的史官,所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比司马迁的《史记》要早二百多年。
为什么说这次盗墓事件影响深远呢?
原来,在汉代以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的图书被毁事件。第一次是王子朝奔楚。东周时期,周王室内乱,王子朝叛乱兵败,把王室的史书和典籍全都带到了楚国,最后却不知所终。第二次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下令烧掉了全国除《秦记》以外的各国史书,以及诸子百家之言。同时,春秋战国,战火纷飞,国家兼并。大量的史书,在灭国、破城、放火、抢劫和逃难之中,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所以,这批竹简就显和弥足珍贵。
《竹书纪年》颠覆性的记录
《竹书纪年》一共十三篇,记载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被称为是“我国古代唯一流存的,未经秦火和汉儒篡改的编年体通史”,是“这一时期唯一完整的年表”。同时,《竹书纪年》中的一些记录,颠覆了《春秋》和《史记》这些一脉相传的正史。比如,关于商朝存续的时间,《竹书纪年》说是273年,而《史记》记录的是773年,两者相差了整整五百年。结果,经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证明《竹书纪年》的记录是正确的。关于商朝的贤臣伊尹,在正史里面,他是大大的贤臣,而《竹书纪年》声称,伊尹是篡位,最后被杀。上古帝王的禅让,也都是谎言,其实都是弑君篡位。
因此,打自《竹书纪年》面世以来,大多数的人就站在帝王和儒家的立场上,否定他的真实性,甚至把他列为伪书。直到今天,《竹书纪年》的价值才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大名鼎鼎的枭雄曹操,专门有一只军队来盗墓(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通过盗墓挖宝来养军队。
200年,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讨伐曹操而写的檄文里面说:“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陈琳的檄文意思就是说曹操亲自上阵,指挥士兵挖了汉朝梁孝王的陵墓,把棺材撬开,尸体给拽出来,金银财宝全部被洗劫一空。只要是他盗过的墓,棺木全都被撬,无一幸免。
据记载,曹操从梁孝王墓中盗得的金银财宝就有十万斤,靠这些财宝养了几十万士兵好几年。董卓在进京之后,废了汉少帝而立汉献帝,完全把持朝政,开始倒行逆施。身为典军校尉的曹操看透董卓,逃到陈留后得孝廉卫兹赞助招了几千兵马,而他自己的钱财也全花光了。
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起兵联合讨伐董卓,但是各诸侯都畏惧不前,只驻军不进攻。于是曹操自己带兵和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干了一仗,损失惨重,士兵损失殆尽,这时的曹操山穷水尽了。
在其后的几年里,曹操又东征西讨,战黄巾、伐袁术、黑衫军、陶谦、斗吕布、张绣等,打仗就是打钱,这么多士兵连年的征战,国库已空。于是曹操打起了盗墓这门歪心思。
其实,三国里面除了董卓(吕布)、曹操盗墓以外,孙权也干过这种事,而且是在他称帝以后,阵仗更大。据说,为了寻找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墓,孙权派出5000兵,千里迢迢跑到广州,到处挖掘。虽然没有找到赵佗的墓,但是却成功的盗掘了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墓。
古代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盗墓非常痛恨,所以不会有太多记载。
(《酉阳杂俎》)
曹操、黄巢和孙殿英盗墓的事儿,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下面我要说的,是《酉阳杂俎》中,关于盗墓的小故事。
《酉阳杂俎·尸穸》中有记载,说唐代有人开了齐景公墓,下墓穴三丈之后,发现一个石盒子,里面有一个鹅型的物品,把鹅翅膀转动一下,就能打开墓穴的巨石。但是当人们再往下走一丈之后,忽然看到有一阵青烟飞出,鸟从上面飞过都坠地而死。
众人非常害怕,于是就没有继续往下挖。
(电视剧里的盗墓)
某李姓官员老家有田庄,租给了庄客使用,但是庄客已经欠租金多年了。李姓官员罢官回乡,准备向庄客讨要租金,结果回家一看,几个庄客都非常富有。细问才知道,庄客们的营生,就是盗墓。
这些人说,最近盗了一座古墓,大概离山庄十里远。古墓在松林之中,虽然有墓碑,但是早已断倒在杂草之中,上面的字模糊不可辨认。这伙人于是开始挖掘,挖了数十丈之后,遇到了大石门,是用铁水浇灌封住的,坚固无比。他们只好用粪水慢慢腐蚀,过了很久才打开这大石门。
结果石门一开,忽然有箭雨射出,一瞬间就射杀了不少人。大家心里害怕,只能暂时出来。后来领头的一想,深山古墓,很可能只是机关而已。于是,他们就找了石头,躲在门口往里扔。扔一块石头,就会有一阵箭雨射出,接连多次,终于耗尽了机关中的箭矢。
PSP平台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经典游戏
推荐:《小小大星球》
游戏采用黏土动画风格3D绘图,玩家将操作小布偶在各种日常物品与机关所构成的关卡中冒险,透过合作的方式来突破眼前的障碍与机关,顺利抵达终点。
游戏也鼓励玩家自己动手创造角色、关卡甚至游戏规则,其新颖的创意和充满趣味的游戏体验。
战神系列。战神 斯巴达之魂战神 奥林匹斯之链战神游戏 剧情 顺序如下:《战神1》(ps3,ps2,psv)《战神:登天之路》(ps3)《战神:奥林匹斯之链》(ps3,psp)《战神2》(ps3,ps2,psv)《战神:斯巴达亡魂》(ps3,psp)《战神3》(ps3,ps4)《战神4》(ps4)战神是psp上画质最好的游戏了,我在psp开始玩这个游戏之后并没有觉得多么惊艳,但就是一口气把psp上这两作打穿了。
无双大蛇
真三国无双 联合突袭
真三国无双 二度进化
真三国无双5 特别版
真三国无双6 特别版
无双其实在psp还能玩玩,反正就是割草。不过自从看了室友在电脑上玩无双大蛇3我就不想玩了。因为画面实在太差了。
春秋时期的战争为什么这么“讲礼”
春秋时期的战争为什么这么讲‘礼’?
因为这是遵守周礼中的军礼。春秋时期的守礼之战,在《春秋左氏传》中有详细记载。
鄙人常看河南卫视的武林风。与其他搏击赛事一样,武林风也有诸多规则:禁止击打击后脑、颈部、裆部;对方倒地后,禁止继续攻击;禁用肘击;一局内被读秒三次后,比赛就结束。制定这些规则,是为了保护运动员。《左传》中的战争,与武林风等搏击比赛类似,也有规则: “正而不诈”,“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等等。其初衷是使战争受到必要的限制,使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下面就介绍体现军礼思想的几场战争。
一、不伐灾丧之国
郑、鲁、宋、卫是春秋之时典型的二等强国。在春秋中前期,鲁国颇为强大,综合国力堪称四国之首。甚至还数次击败强大的齐国。当时,宋、齐同盟,与鲁国为敌。双方数次攻伐,互有胜负。
鲁庄公十年春,齐师伐鲁。庄公与齐师战与长勺,齐师败绩。夏六月,齐师、宋师驻扎于郎,欲伐鲁,以报长勺之役。鲁师主动出击,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无力挽回败局,只得偃师回国。
次年夏,宋公伐鲁,以报乘丘之役。鲁庄公御之,大败宋师于鄑。当年秋,宋国大水。鲁庄公遣使吊焉。宋公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国有凶,称孤,礼也。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是时,宋、齐屡次伐鲁。但在宋国遭受水灾之际,鲁国依然吊唁慰问。
鲁襄公四年,陈叛楚,楚师伐之。此时陈成公去世,楚师闻丧乃止。
鲁襄公十九年,晋师侵齐,及谷地。恰逢齐灵公去世,晋师闻丧而归。孔子书之,礼也。
春秋时期的战争非常讲“礼”。
发起战争的时间要讲“礼”。不能违背天时,不能在农忙的时候用兵使人民受害;不能在酷暑和寒冬打仗,以免使百姓疲惫;也不能趁敌国有丧事和灾害的时候攻击。中国最早的战争编年史《左转》记载,楚国攻伐陈国,正遇陈国陈成公的丧事,遂“闻丧乃止”;晋国入侵齐国,遇到齐灵公的丧事,遂“闻丧而还”。
行军途中也要讲“礼”。进入敌国境内,不能破坏宗庙、田地,不能破坏公共建筑、城墙和房屋,不能砍伐树木,不能拿取六畜、禾黍、器械。
作战时也要讲“礼”。不能伤及幼儿和头发斑白的老人;遇见强壮的人,他本人不抵抗的不能当作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