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儿女三丽初中扮演者
家庭情感剧《乔家的儿女》中三丽上初中时的扮演者是陈芊桦。
陈芊桦,性别女,民族壮族,2003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身高160cm,体重36kg,中国内地女演员。
2016年,她出演个人首部电影《谜巢》,在片中饰演小嘉,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2017年,她出演科幻动作片《失忆之城》,在片中饰演特工少女莱娜。
2017年5月,她出演惊悚动作片《末世人间道》,在片中饰演小雨。
2017年11月,她出演情感励志剧《我们的四十年》,在剧中饰演星辰。
2018年1月,她参演浪漫爱情剧《阿那亚恋情》,在剧中饰演少女顾若。
2018年3月,她在革命历史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饰演刘绍德。
2018年3月13日,她参演的电视剧《万能图书馆》播出,在剧中饰演小甜甜。
2018年5月,她出演都市情感剧《一念时光》,在剧中饰演少年时笛。
汉语中有哪些很美的词
你好,你只是问到汉语中很美的词,那么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般由两字组成,很美的词有~
明媚,灿烂,春色,雀跃,空灵,回眸,荣枯,成败,荣辱,沉浮,俯仰,进退,尴尬,惆怅,忧郁,氤氲,伶仃,酪酊,苍茫,徘徊,彷徨,凄紧,孤瘦,疏俊,澄淡,高寒,闲雅,微婉,独造,绵延,浓艳,含蓄,奇丽,感概,神韵,委曲,雄放,清脆,旷达,飘逸,高超,绮丽,劲健,典雅,沉着,超诣,轻逸,幽秀,流动,高古,纤秾,冲淡,雄浑,洗炼,形容,
等等,还很多…
汉语中美得不可方物的词有很多,这里列举一些。
写颜色:黛紫、月白、竹青、深竹月、
梅染、百草霜、藕荷、
雨过天青、十样锦
写月份:一月为青阳
二月为梅见月、雪消月、木芽月
三月为弥生
四月为夏初月
五月为橘月、仲夏、星月
六月为水无月、晚夏、蝉羽月、 鸣神月、松风月、弥凉暮月
汉语中赞美的词很多,有两字或有四字组成的词。
如描写植物美的词有:
娇艳,娇媚,绚丽,苍翠,挺秀,秀竹,素雅,暗香,烂漫,奇葩,瑰丽……
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群芳吐艳,桃吐丹霞,蓓蕾初绽,含苞待放,万木吐翠,绿草如茵,清新飘逸……
描写动物美的词有:
翱翔,雄健,啼鸣,婉转,彩蝶纷飞,莺歌燕舞,蝶舞蜂喧,鱼水深情,鱼跃鸟飞,鹏程万里,龙腾虎跃,马到成功……
江山壮丽美的词有:
山青水秀,碧水蓝天,云蒸霞蔚,林海莽莽,波光粼粼,波澜壮阔,河水澹澹,湖水浩渺,江宽水阔,净江如练,海浪滔天,山峰起伏,密如林立,沃野千里,一碧万顷……
人物外貌美的词有:
慧眼,明亮,红润,清澈,秀眉,灵巧,英俊,眉清目秀,端庄秀丽,杏脸桃腮,千娇百媚……
使用人口最多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汉字用字少,组词力强,信息量大
汉语海纳百川,可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说文解字,暗藏天机
汉语发音科学,思维速度快
汉字注重右脑思维,可以开发智商
汉字是音形意三者完美的结合
汉语有利于学科交叉
汉语最具文学性汉语有下列优点:
太多了,钟灵毓秀,蕙质兰心,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王勃(腾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蓬莱阁)中的,万倾晴沙,九夏芙蓉…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青松,仿佛兮轻云之蔽月,飘飘兮流风之飞雪。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没时间不说了!
电视剧《清平乐》中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深刻
电视剧《清平乐》中让人印象生刻的人物我认为非王凯饰演的男主宋仁宗赵祯莫属!
原因有二。第一,颜值高和戏份多。
。男主赵祯不仅颜值高出镜率可以说也是全剧最高的。整剧剧情都是以男主的一生为主线展开的,包括这个人物的各种行为描写,语言性格刻画。其中的各种事件,人物也都是围绕官家这个人物为主叙述的,所以赵祯这个“官家”的戏份最高也最多!就比如一个人时时刻刻在你跟前晃悠,时间长了你会没印象么?何况王凯还是个自带流量的明星呢!
其二,演员的演技好。这也是最重要的!
在剧中王凯饰演的官家是一个过分善良而又懦弱无能的皇帝!仁宗的那份善良和懦弱在王凯的演绎下自然而又毫不作做!比如官家和苗娘子的那个″被窝吻″还有那句对白简直不要太精彩!再比如剧中选梳头娘子时张娘子头带白冠身穿皇后服饰有僭越之嫌时,官家偷偷在私底下的那句嘟啷,当张娘子说要去换发冠要走时,官家的那句既怕得罪张娘子又不得不说的″顺便也把衣服也换了"!还有每次去皇后宫中时官家其实心里很想留宿皇后宫中,却又欲言又止,那种找借口的言语和无可奈何却又不甘心的眼神,确实表演得很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说《清平乐》中王凯饰演的官家这个人物形象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演技确实在线!演绎得很成功!
仅一家之言,不喜匆喷!谢谢!
由王凯、江疏影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作为正午阳光出品的又一部古装宫廷剧,这部剧播出后热度和口碑都相当不错,目前《清平乐》豆瓣评分8.2分,主演的演技和电视剧的质量摆在那里,如果不是剧情太过离谱,后续的评分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
《清平乐》这部剧讲述的是一代帝王宋仁宗(王凯饰演)在面对朝政、面对个人感情不断抉择的故事。《清平乐》的开篇宋仁宗那句“皇家事就是天下事”仿佛道尽了一切,这也意味着和宋仁宗有牵连的人,他们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真的是很难。
《清平乐》这部剧对宋仁宗的感情线梳理得非常清晰,有他对生母、养母的母子情,有他和曹皇后(江疏影饰演)及后宫嫔妃的男女之情,也有他和徽柔公主的父女情。
《清平乐》这部剧宋仁宗和曹皇后将会有一段帝后情深的感情纠葛,虽然现在曹皇后还没有进宫,甚至宋仁宗还并不知道有曹皇后这个人,但是,因为惊鸿一瞥,宋仁宗早就住进了曹皇后的心里。
皇宫内的夫妻情分,不可能那样纯粹,宋仁宗和曹皇后之间的感情也是一样的。两个人刚刚在一起之时,曹皇后对宋仁宗是非常爱的,但是,毕竟后宫佳丽三千,宋仁宗的宠妃爱妾不再少数,因为不断的受伤,慢慢的曹皇后也将对宋仁宗的感情封闭了起来。
《清平乐》中宋仁宗对曹皇后不是不爱,只是这份爱在那个深宫内苑,太过张扬就是一种伤害,所以宋仁宗是用一种隐忍的感情对待曹皇后,奈何,两个人之间还是少了默契和理解,最终这段帝后之情,也是以惨虐收场。
当然是张天爱饰演的陈熙春一角了,虽然只是客串,就出现在《清平乐》一集中,但是扮相好演技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平民女子与官家的童话般的爱情,早就注定了她是官家人生中的匆匆的过客,正如剧中给她的镜头一般,一晃而过。
但是再短的角色,也要像流星一样,灿烂的划过天空。张天爱饰演的陈熙春,是商人之女,还兼有发明之才,配上清晰淡雅的妆容,不施粉黛,已让后宫佳丽暗淡无色。
曾经她身上的烙印就是所主演的《太子妃升职记》。该剧中她霸气十足,兼具男子的洒脱和女子的柔美,靠着奇葩的设定爆红网络。
观众惊奇的发现,世间居然有如此美貌的“奇男子”,单轮颜值而言,张天爱无疑是影视圈的暴击输出,她的五官经得起各种角度的镜头特写。
美中不足的只是,张天爱在《清平乐》中只是客串角色。但是我们也应该读懂她及她的团队背后的用意,搭上“正午阳光”这艘优质影视线制作团队的大船,我们相信未来,她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当然是王凯演的宋仁宗了,《清平乐》这部剧是正午阳光的剧,自然品质还是有保障的,但前面的这几集看下来,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喜欢王凯演的宋仁宗。
先简单说说历史上的宋仁宗吧,曾在位41年,是南宋和北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位期间,实施仁政,宽厚待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因而天下太平,经济、科学、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创造了宋朝的盛世。历史上对他还是正面评价还是居多的。
而《清平乐》这部剧,看着开头改动的不是很大,最起码没有胡编乱造,篡改历史,收视是应该有保证了。总体看来我比较喜欢王凯在剧中饰演宋仁宗,不过不知道为啥,总感觉看见他演的宋仁宗就能想起他演的靖王,随说是两个人物,可是我总感觉特别像。不过这次根据历史的宋仁宗,王凯的演技还是有一说一的,比如刘娥刘太后,在说两京不下雨要自省时说到自己不能松懈,要勤勉,当时宋仁宗的表情包括动作和表情还是很到位的,虽说是生气,恨大娘娘不把朝政归还,但还要暂时咽下这口气,真的演的很到位,还有生气,把毛笔狠狠地摔出去时的动作,还有得知晏殊调回来,自己高兴的样子,都很到位,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宋仁宗的,反正符合我心目中的宋仁宗。
如何评价辛弃疾?最终的结局怎么样
《肝胆凛冽辛弃疾》
辛弃疾,山东济南人。金国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起义自称山东节度使,统领山东河北两省义军,辛弃疾在耿京起义军中任书记官。当时有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喜欢探究讨论军事、排兵布阵,辛弃疾常与他交往关系也很密切,二人是很好的朋友。义端和尚也召集了千余人的队伍起事造反,时间不久就打下了大片区域,起义成就很大。
不久,辛弃疾从朋友的角度出发,说服义端和尚归顺了耿京义军。可是过了不久,哪知一天夜里,义端和尚偷走了耿京军中大印逃跑了,耿京很气愤要杀辛弃疾,辛弃疾对耿京说:你给我三天时间我要是抓不住义端保证回来受死,耿京了解辛弃疾的为人就答应了,辛弃疾知道义端偷了大印肯定是去献给金兵,就带人在半路上等义端和尚,当等到义端和尚后,义端对辛弃疾说:你不要杀我,我早就认出来了,你的前身是《青兕》转世,力大能杀人无人可挡,求你不要杀我,辛弃疾没有听义端和尚胡说,直接砍下他的头,回到大营以后耿京奖励了辛弃疾,军中也更佩服辛弃疾的勇敢雄壮。
1162年耿京命令辛弃疾携带归顺表,前往南宋准备归顺南宋。南宋高宗皇帝立即召见,大加赞赏,当时就封辛弃疾为太平节度书记官,给与印信去召耿京入朝受封,哪知,辛弃疾在回来招降耿京的路上适逢义军张安国、邵进杀害耿京叛变,投降了金国。
辛弃疾很尴尬并立即召集耿京的残部商量说,我是代表皇帝来接主帅耿京入朝的,没想到遇到这样的事情,辛弃疾精选50名壮兵,半夜闯金营,张安国投降后正和金将一起在大帐喝酒,被突然闯进来的辛弃疾抓住,纵马归来。将张安国献给宋朝并斩于街市,皇帝仍受辛弃疾原官职后任江苏签判,时年23岁。
辛弃疾豪爽重气节能够赏识提拔英俊之才,所交的朋友多是海内知名人士。名言:“人生的价值在于勤劳,应当以种田为本,赖以生活的物资不依赖别人”。
辛弃疾与朱熹同游武夷山,朱熹为辛弃疾题词“克己复礼,夙兴夜寐”。朱熹死后朝廷宣布朱熹的学说为伪学说“查禁正严”朱熹的学生和朋友没有敢去吊唁送葬的,辛弃疾却写了祭文并亲之去哭吊,文章中说先生所不朽者,永垂万事之名。谁谓先生以死,浩然正气如生。(此事轰动全国)辛弃疾一生擅长写词,有《稼轩集》等多首高水准的词流传于世。
辛弃疾是一位真正能称得上琴心剑胆的诗人。
辛弃疾出生在当时的金国占领区,相当于90年前的伪满洲国,都是已经被异族占领的地方。从少年时期,他就亲眼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痛苦与屈辱。
二十一岁时,辛弃疾就举起反抗的大旗,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起义军,并率领五十多人袭击了金国几万人的敌营,勇猛无比。
回到南宋治下的建康,他一心想抗金复国。但在主和派的压制下,备受排挤,壮志难酬。而且,由于他是从北方回来的,有着特殊的“归正人”(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一个蔑称)的身份,因此而更不被重用。六十四岁的时候,登临北固亭,感叹自己报国无门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六十八岁临终前还大呼“杀贼!杀贼!”,令人可敬可叹!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豪放派词人,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常之高,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词人之一。既与苏轼并称“苏辛”,又被称为“词中之龙”。应该说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他已做了极致,但从他一生的追求——“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角度来看,他的一生又是悲情且命运多舛的。
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他出生时济南已经被金人占领,他二十三之前的人生都是在金国度过的。按理说辛弃疾出生在金国,并且在金国长大,本应对“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没有太大的执念。但是辛弃疾从小被祖父抚养交易,深受其祖父的影响,从小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1161年,完颜亮大举入侵南宋,北方的汉人纷纷起义在后方反抗金人的压迫。当时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就召集了两千人,并投奔到耿京领导另一支更加强大的起义军中,因为辛弃疾的书生模样,耿京任命辛弃疾担任掌书记,也就是耿京本人的秘书兼参谋。
据《宋史》记载,和辛弃疾一起投奔耿京的还有一个叫义端的和尚,两人平日里关系不错。但是义端受不了苦,偷走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逃出营地准备向金军邀功。耿京本欲将辛弃疾问罪,结果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当场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追回帅印。当晚辛弃疾就追上义端,随后杀了义端取回帅印,此后耿京更加器重辛弃疾。
后来耿京让辛弃疾渡江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完成使命后北返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整个义军分崩离析。气愤之下的辛弃疾率领几十人夜袭军营,在万军之中将叛徒张安国生擒,并一路押送到建康,交由南宋朝廷处决。
综上,青年时期的辛弃疾就表现出文武双全,豪气干云的个性,不仅年纪轻轻就能号召一支两千人的抗金队伍,而且在起义军中的表现更是侠义豪情,夜追帅印和生擒叛徒的事迹让现代人将他形容为“南宋第一古惑仔”。同样的,南宋朝廷当时虽然是主和派占上风,但是对辛弃疾的表现也的确让他引起了宋高宗赵构的注意,于是二十五的辛弃疾就被任命为江阴佥判,正式开始他在南宋的仕途生涯。
辛弃疾在南渡之前在北方起义军中的表现,特别是生擒叛徒的壮举,的确让他名噪一时。年仅二十三岁的他就出任江阴佥判,按理说文武双全的他应该能有一个好的舞台实现自己收复中原的志向。但是辛弃疾后来的四十年人生中,他虽然报国热情很高,但却一直未受重用。
南宋整体上的保守偏安政策导致大多数时期都是主和派主政。作为一个典型的主战派,辛弃疾与一派天下无事、歌舞升平的环境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因此他在南宋基本上就是在各地的地方官的职务中不断变换,丝毫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感谢邀请。我是 小秋。
最早接触辛弃疾时是小时候学的一首词。很朴素很简单却也很活泼可爱。
后来又学了一首
那时候就觉得辛弃疾肯定是一位田园诗人,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或者像王维那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直到长大后,在书本上学到的稼轩的诗词不再是山野之间,而是从接地气换成了壮志情怀。
又一首词,壮阔磅礴,堪称雄伟。
从此辛弃疾的形象在我心中像似换了个模样,他是可以与农夫相伴,与田野作歌,同样也可以上阵杀敌,直取对方将领项上人头。他不是简单的词作家,更重要的是一位爱国词人。
谁曾想,辛弃疾还能写出“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婉约情怀,顿时觉得他是一个将自身所有的情愫寄托于词的人。
有些时候我感觉辛弃疾和范仲淹非常相似,同为文人,范公也曾写过“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词句,同样辛弃疾和范仲淹都为国家征战过,都有一番热血在心头,为国为民,是为大者。
无论家国、感情、生活他都在其中去体验,在诗词中展现。如果要研究一个的人话,从他的作品去了解是最好的最捷径的方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分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出身山东仕宦家庭,自幼习文练武,以报国保民为已任,长大后参加抗金义军,义军首领遇袭,他单身独骑于金军大营外斩杀叛徒,夺回义军印信文件!上世纪90年代山东某影视集团还拍摄了关于他的上下两集电影!
对于自家姓氏中为数不多的名人,对他的评价,那只有一个大写的服。
说到辛弃疾,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豪放派词人这个身份。的确,他流传下来的词一共有六百多首,位居宋朝词人之首,关键是不但数量第一,质量也是绝对一流。要豪迈,“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要柔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鸡汤,“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要田园,“稻花田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但你要因此以为这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文可书写春秋,武能安邦定国”来称赞他真的一点不夸张。
如果用一部电影来形容辛弃疾,我觉得非战狼莫属。辛弃疾自幼生活在金人统治的地区,但内心深深认同自己的汉族身份,身在金营心在宋,金主完颜亮去世后,辛弃疾起兵造反。并在二十二岁时代表义军南下建康商量义军归宋。不曾想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却听到义军老大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辛弃疾二话不说冲进敌营就把张安国绑了,可谓是于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关键还不是砍个人就跑这么简单,而是率领五十名手下闯进五万多人的敌营,把人生生绑了带回朝廷伏法,让人怎能不服气。
如果单单是个人武力值高也就算了,他的远见卓识一样令人佩服。在33岁即预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41岁在湖南创建雄镇一方的飞虎军,虽困难重重,但事皆立办,时人比之“隆中诸葛”该说,后来飞虎军也成为南宋抵抗北方的主力。
只是可惜的是,辛弃疾虽然有着跟霍去病情侣一样的名字,也有着同样卓越的军事才能,可命运却大不相同,当初“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高光时刻竟成了他一生军旅经历的绝唱和噩梦的开始。辛弃疾空有满腹才干和北伐热情,但受制于南归人的身份,加上南宋朝廷的软弱,回到南宋后始终得不到重用,满腔热血无处发泄,只得写词来回言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这不是书生的纸上谈兵,而是一名剑客在抚剑感慨刀光剑影的往事。
等到辛弃疾68岁时,南宋准备北伐时又想起了这位大能,可惜正如他的词《破阵子》所说“可怜白发生”,还没等到他的“北伐梦”启程,就病逝于镇江的军营,只能临死前在病床上悲愤的大喊:杀贼、杀贼。
怎么评价辛弃疾?对于他来说,人生不能封狼居胥,不幸又可悲。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运,少了一个大将军,却多出了一个用刀和剑做笔,刻成了一首首绝妙好词的伟大诗人。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