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电影时长
《奥本海默》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电影,根据法国小说家洛朗·斯弗里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根据我的了解,电影《奥本海默》的时长为1小时53分钟(113分钟)。
请注意,电影时长可能因不同版本、地区和剪辑而有所不同。此时长是一般参考值,具体的影片时长可能会有所变动。如果您有特定版本的电影,您可以查找该版本的电影时长,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据外媒报道,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新片《奥本海默》时长约三个小时。如果该消息为真,那么本片将会是诺兰名下时长最长的影片。此前,诺兰最长的影片,均未超过170分钟。
一部全程在电梯里的国产电影
《幸运电梯》是由晏菲执导并编剧,由刘亭作、宋梓侨、熊浩任主演的剧情电影,片长为113分钟,于2021年1月2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讲述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在电梯里被困一夜的故事。
遭遇中年危机的夫妇——曹小军与范文娟长达十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离婚前夜,两人相约来到旧居以作最后的了断,不料在离开时双双被困电梯。一场电梯脱险记伴随着一场龙凤斗,在这逼仄的空间里同步上演。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却始终未能逃出困境。就在二人气力将尽之时,他们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90年代养蜂人的电影
养蜂人家
1997年维克托·南兹执导电影
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家庭里,他们以养蜂为其事业,在恬静的乡村生活中这个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却是其他人无法了解的,尤利面对他的家人就好像养育他的蜜蜂一样,他不辞辛劳,只为了能让家人过得更好。
《养蜂人家》
113分钟 / 剧情 / 维克托·努涅兹(导演) / 彼得·方达 / 帕特丽夏·理查德森 / 克里斯蒂娜·邓福德 / 1997-06-13 上映
养蜂人家的剧情简介
Ulee是一名越战老兵,在佛罗里达州以养蜂为生。Ulee的家庭并不幸福,妻子病逝好几年,他至今未从悲痛中走出,儿子Jimmy在监狱里服刑,儿媳妇Helen离家出走,丢下两个女儿由Ulee抚养。所幸Ulee生性隐忍达观,生活还算平静稳定。Ulee从Jimmy口中得知,Helen由于与一群毒贩混在一起,在苦海中不能自拔。Ulee立刻出发去救出Helen,才发现原来控制Helen的人正是当年Jimmy的抢劫同伙,如果不把抢劫所得的十万美元还给他们,他们可能就会对Jimmy的两个女儿下手。与此同时,Ulee还必须帮Helen戒毒,幸好一位邻居,离异护士Connie向焦头烂额的他伸出了援手……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技术学校有多大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的高职院校,占地面积约为70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较为齐全。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艺术楼、食堂、宿舍楼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同时学校还拥有专业实验室、模拟演播室、多媒体实验室、录音室、后期制作室、音乐编曲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创新实验的场所。
这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本专科院校,学校占地面积约为11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为6.5万平方米。该学校设有现代化数字媒体实训中心、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制作实训中心、新闻采访实训中心、影视动画制作实训中心、艺术实训中心等多个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践机会。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知名才女?她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又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不乏知名才女,人们熟知的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朱淑真、薛涛等等。这里着重介绍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的事迹。
班昭(约45-约117),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班彪的女儿,她嫁给同郡人曹世叔为妻,曹世叔没长寿,班昭早早成了寡妇。
班昭的远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班氏先祖叫班壹,原本楚国人,秦统一过程中,班氏家族迁到陕西扶风(今扶风县)。秦末大乱,班壹迁居楼烦(今山西武宁),以畜牧起家,家族财力雄厚。
班氏家族,历代都有地方大员,或朝廷重臣,到班彪一代,班氏家族是已有几百年辉煌的巨富贵族,也是有几百年历史的诗书世家。
班彪有二子一女。长子班固,次子班超,女儿班昭。班超在历史的著名事迹是出使西域;班固则以撰写《汉书》闻名后世,班昭这个女子也不一般。
班彪不愿意做官,专心史学,也要像司马迁那样,留下历史巨著。
《史记》从黄帝写到汉武帝,后事缺而无录。司马迁死后,《史记》有十篇散失,有目录无书稿。
于是,班彪作《后传》数十篇,这是续《史记》之作。公元54年,52岁的班彪去世。
班彪去世后,22岁的班固蒐集父亲遗稿,继续撰写《汉书》。公元58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班固被捕入狱。
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女,当属宋朝李清照。
李清照的才,不仅体现在其文采上,也体现在其爱国情怀上。
李清照的诗词,婉转清丽,又散发着淡淡的忧愁,在中国诗词界独占一枳,诸多名句流传千古。
声声慢里,短短几句叠字,就把思念与孤单抒发到极致,这精湛的文笔后世无人可超越。
最近流行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其剧名也源于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至今读起,仍能感受到那凄苦的情愫。
晚年的李清照,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于是把这种爱国情怀写在诗词里,体现出来了她作为那个年代的“公知”应有的品质。这种品质对于今天的文化工作者,依然有借鉴作用!特别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公知们,应该认识到你们的行径,尚不如古代一名女子!
1.李清照。作品:《易安居士文集》、《一剪梅》、《如梦令》等等。 2.蔡文姬。作品:《胡茄十八拍》、《悲愤诗》等等。 3.上官婉儿。作品:《彩书怨》。 4.桌文君。作品:《怨郎诗》、《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