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一共服役了几艘,舷号是多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130条回答。
22350型护卫舰是戈尔什科夫级。
戈尔什科夫级也是一种近海防御护卫舰,并没有考虑在远洋作战。
这是因为目前俄罗斯海军尚且无法稳固防御近海,也就谈不上远洋作战,况且也没有足够的大型远洋军舰。
戈尔什科夫级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排水量为4500吨,航程4000海里,最高航速29节,配有1架卡-27反潜直升机。
十年磨一剑,已经磨秃了!俄罗斯新型护卫舰开始出海进行海上试航。俄罗斯海军最新型的22350型导弹护卫舰三号舰“戈洛夫科”号,日前在圣彼得堡的北方造船厂开始海上试航,如果一切顺利,该舰可能在明年年末或2024年初正式服役。
太不容易了,这是苏联解体31年来,俄罗斯自行建造的第一艘主要设备完全国产的导弹护卫舰。“戈洛夫科”号配备了俄罗斯第一套独立自主生产的中型燃气轮机,舰用柴油机和减速机组。
22350型导弹护卫舰的标准排水量大约4500吨,比中国海军054A型导弹护卫舰大一点点。是俄罗斯研发建造的第一艘先进导弹护卫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装备相控阵雷达和远程舰空导弹的防空护卫舰。22350采用一个先进的封闭式主桅杆,桅杆上部整合了一个小型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型号为5P-20K的多功能防空相控阵雷达。
不过,这型护卫舰的建造过程充满了心酸和眼泪,是俄罗斯造船业极端衰退的象征,简直是大国造船工业的耻辱。
“戈洛夫科海军上将”号从2012年2月动工建造,在船台上造了8年,到2020年5月才下水。从开工到如今开始海式,已经有十年时间。
22350型导弹护卫舰的一号舰“戈尔什科夫”号的建造时间更长,2006年2月就开工了(这一年中国海军054A首舰下水),2018年7月正式服役,建造时间长达12年。2号舰“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号2009年开工,2014年下水,2020年服役,花了11年时间。
而且,“戈尔什科夫”号的主要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是去年才通过测试的。这相当于15年磨一剑,已经磨秃了。
WiFi 7是什么标准
WiFi 7是下一代无线网络标准,也称为IEEE 802.11be。它将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网络稳定性,拥有最高20 Gbps的理论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除了更快更稳定,WiFi 7还将包括新的功能,如最大化功率限制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以实现更高效的网络资源分配。尽管WiFi 7还未正式发布,但已经有一些组织开始推广这个标准,预计它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取代目前主流的WiFi 6。
WiFi 7是下一代Wi-Fi标准,预计将在2024年左右推出,它将提供比现有的Wi-Fi 6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容量。WiFi 7支持更高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7.5 GHz,以及更多的天线和用户,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和更好的网络性能。
WiFi 7还将采用更先进的加密和安全策略,以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WiFi 7最终将为智能家居、虚拟和增强现实、IoT和大规模数据应用等领域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WiFi 7是下一代WiFi标准,也被称为802.11be。它将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达30Gbps,在高密度网络环境下提供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改善了网络容量、延迟和能效。
WiFi 7还包括多个新功能和技术,如多用户(MU)多进程(MP)和多波束成形(MBS)等,可以同时服务更多的设备并提供更快的速度。然而,由于WiFi 7标准仍处于开发阶段,现在没有可供购买的设备。
如何看待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
喜报!据央视等媒体报道: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型火箭发射上天并取得圆满成功,其载荷主要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一个柔性空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两者进入一定轨道后,负责于5月6日下午返回地球,但是返回过程中“出现异常”,说明该装置和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太空中运行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也于5月8号下午返回地球,新一代载人飞船5月5日升空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轨飞行正常,太阳能帆板和终极天线也顺利展开,中级通信链路建立,各项在轨试验也有序进行并取得成功,接着就是返回地球验证其安全返回技术可靠性。
返回地球之前,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进行了7次变轨,从距离地面几百公里的小椭圆轨道,提升到距离地面几千公里的大椭圆轨道,姿态也自动调整,而且变轨都是由飞船自主完成的。
同时,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四王子旗的担负试验船返回舱搜索回收任务的东风着陆场各系统当日全面做好准备,静候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太空凯旋归来,5月8日下午,飞船准时归来并安全返回降落地面 。
载人飞船返回模拟图↑
东风着陆场↑
2017年进行返回试验的载人飞船缩小版的返回程落地情景↑
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具备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这次发射升空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技术非常先进,不少指标处于领先地位,该载人飞船试验船长达8.8米,由服务舱和返回舱组成,最多可搭载7名航天员,也可以运货,而且将来的登陆月球甚至登陆火星都有可能用到它,它的顺利返回也代表着多项先进技术任务考核均过关,此次试验圆满成功并且收获多多。那么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技术与美俄两国现有技术比较的话,综合比较来看美俄两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并不比我国强,我们在载人航天领域中载人飞船方面的不少技术处于领先,技术和人才储备已足以笑傲全球。
2017年进行返回试验的载人飞船缩小版的返回程降落情景↑
俄罗斯的轰炸机为什么近些年没有大发展呢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复苏、军工企业也慢慢恢复正常状态、俄罗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缓慢推进……
根据国际专业飞机杂志社《飞行国际》公布的《2018世界空军实力》、美国拥有13407架各类型作战飞机、俄罗斯达3906架各型号作战飞机仍然排名世界第二……
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大部分武器装备包括作战飞机、虽然有点“老旧”、还是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空天军拥有威震四方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
之一的图-22M3“逆火”轰炸机)
(还有100多架/苏-34“鸭嘴兽”重型轰炸机)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的拥有两种以上型号的战略轰炸机的国家。
俄罗斯战略轰炸机:
图-160M2……16架、计划新生产50架。
图-95MS“熊”……40架
图-22M3“逆火”……50架
PAK-DA、类似于美国的B-2飞翼布局的新型轰炸机已经进入技术论证阶段)
俄罗斯空天军战略/战术轰炸机从性能优良和数量上实力雄厚!
图波列夫设计局正在为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开发重型隐身战略轰炸机PAK-DA。 预计第一架原型机将在2025年至2026年间飞行。然而,最初假设第一架飞机将于2023年至2024年交付给俄罗斯空天军,第一次试飞于2019年至2020年进行。 2016年1月,俄罗斯空天军部队总司令维克托·邦达列夫上将报告说,PAK-DA的原型机可以在2021年之前飞行。
PAK-DA制造厂家的工作目前正在以足够的速度进行。任务仍然是到2021年将原型机送到天空。 2016年秋季,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副部长尤里·博里索夫报告说,PAK-DA最早可于2018年向公众推出,其尺寸可能大大超过现有战略轰炸机。 后来知道,新型轰炸机的研制被推迟了,因为在修改后的版本:图-160M2中恢复了生产。根据最近的报道,PAK-DA的第一架原型机将在2025年至2026年间飞行。
PAK-DA不会是图-160的进化版本,而是一种新型飞机。 预计PAK-DA将最大限度地采用雷达隐身技术。此外,它将由吸收辐射的材料制成,所有武器系统都将装在机身内。根据它的设计,飞机将具有亚音速巡航速度,这将使它更安静,更不易受到红外监视。此外,PAK-DA将装备最新电子战系统,全球还没有同等效能的系统。 PAK-DA将通过非核手段发挥战略威慑的作用。
根据图波列夫设计局的说法,2025年PAK-DA将有可能通过非核手段实现战略威慑,换句话说,就是一种高精度的战略渗透武器。PAK-DA将是这种威慑的无价之宝。它将采用新型突防模式发挥作用,使用远程巡航导弹,以及极有可能的高超声速打击能力。 这不仅需要飞机设计方面的开发工作,还需要航空电子设备和打击能力,这些都将与它相适应。俄罗斯军工承包商被赋予了开展此类工作的任务。
PAK-DA设计有十种不同的选择,但是PAK-DA的第一个模型是根据“飞翼”设计制造的。 基于这一设计的研究从80年代末开始在以朱可夫命名的中央空气动力研究所进行。本质上,该设计包括将飞机机身缩减为一个单一机翼,其中包含所有集合体和飞机系统,包括武器。 “飞翼”没有任何水平尾翼,这种设计允许飞机达到更高的空气动力效率,更低的起飞重量,并提高飞机的材料和燃油效率。 一切都是基于其积累了苏俄几十年的巨大科技基础。
2014年,在一次国际展览上,联合发动机公司的一名代表宣布,PAK-DA的发动机将基于HK-32发动机的第二次改进型,该发动机源自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发动机。 无线电电子技术公司已经在为未来的飞机开发航空电子设备。KRET和Tulopev已经开始进行研发工作。这架飞机将装备一套全新的电子战系统。 PAK-DA将使用新型和成熟的航空航天技术。
美国最现代的战略轰炸机是B-2幽灵。它也是基于“飞翼”的概念,它经常被比作外星飞船。谣言说飞机是在51区设计和开发的。 B-2是美国空军最昂贵的飞机。以1998年的美元计算,一架B-2幽灵战机的价格是11.6亿美元——整个计划:将近450亿美元。同样,使用和维护B-2项目也花费了大量资金。此外,只有恒温的特殊机库才能容纳B-2。这是为了防止紫外线辐射损坏飞机的雷达吸收涂层。 美国下一代轰炸机B- 3。到2020年,美国空军将选择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投标机型,其系列产品将于2035年开始生产。预计将有80至180架飞机投入使用。根据公开消息来源,一架飞机的成本将在5-5.5亿美元之间。
俄罗斯人不是不想追逐美国的步伐,而是因为他们的航空工业和航空科学与美国有差距。何况俄罗斯经济衰弱,人才流失严重,军机研发还在吃苏联老本,新型技术研发不足,有限的资金被投入到核武器、战略投送工具、五代战斗机上,不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大力研发新型轰炸机。俄罗斯军工基础仍在,PAK-DA进度虽然放缓,但随着美国和中国新型轰炸机的推出,俄罗斯也会着急的。
轰炸机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弹道导弹越来越便宜,导致发展空间不大了。导弹防御系统的提出,靠轰炸机突防时代过去了,首先武器的雷达火控系统的出现,让放空火力网的准确性提高,轰炸机生存几率很低,战斗机的性能突飞猛进,雷达武器的配合,对于轰炸机来说目标大,容易被击落。现在各国都在发展隐形战机。而轰炸机很难隐形。被雷达火控系统发现消灭的轰炸机未来的命运只有和潜艇一样,成为弹道导弹的发射平台。不过潜艇解决垂直发射问题。而轰炸机没有解决导弹自由落体重新定位发射的问题,要求在三五秒内的点火,定位调整角度发射对于导弹来说,就需要技术的突破了。
俄罗斯战略轰炸机为什么没有大发展?因为实力不济。美国对俄罗斯的策略就是,用实力拖垮俄罗斯,也是苏联时期的战略延续。
当年美国苏联的对峙,就是实力的较量。苏联实力不及美国,于是美国就和苏联比冷战。什么叫冷战?就是把钱花在没有效益的地方,没有效益就没有长久,所以苏联垮了。
美国照样以这样的战略对待俄罗斯,俄罗斯的实力就前苏联更加不济,所以俄罗斯提出不打冷战。因为俄罗斯实在没有那实力了,所以武器发展要有重点,重点就是杀手锏。俄罗斯的杀手锏就是战略核导弹,重点还是战略核潜艇。而在这方面俄罗斯有优势,苏联时期,俄罗斯就是制造核潜艇的唯一基地。
而战略核潜艇作为秘密武器,公布于世是为受,隐蔽更是为受。战略核潜艇性能其实可以任意说,只要靠谱就行,而其他武器不行,基本都有踪迹,而战略核潜艇没有。
战略轰炸机要想发展,是藏不起来的。而发展战略轰炸机太费钱了,俄罗斯花不起。俄罗斯的军费一年才400多亿,如果发展战略轰炸机,每年可能需要10%的花费,俄罗斯真的养不起。
所以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基本没有发展,基本上还是前苏联的装备。不但是这个武器,俄罗斯武器基本上都是苏联产品,包括陆海空几乎都是这样,除了核潜艇有所发展之外。
这就是俄罗斯的现实!只要美国依然是世界霸主,俄罗斯就发展不起来。所以俄罗斯特别盼望中国能把美国拖垮,俄罗斯还有机会发展起来。各国都有各国的梦想,各国都在努力。
多年间传说中的工程代号PAK-DA,最新的消息披露说要于2023年首飞。按俄罗斯航空工业实力,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谁都愿意相信,没有大的问题。现在推进慢一点,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空天军决心搞的话。就其国家战略来说,也有此急迫的军事需求。美国B-2于1998年入役后,给了俄罗斯不小压力,更投入B-21项目研制,要在2021年下线,如其对外公布,这是一型高度隐身的轰炸机。
俄罗斯亚历山大,如果不能及早推出属于自己的下一代轰炸机,即有受制之忧。虽说如今新一代防空系统S-500要面世,但在战术角度上来说,从来攻有重于防,只靠防御是不成的。2019年,美国要退出弹道条约的意思至明,要单方面谋夺战略优势,对此,作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俄罗斯,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应对美国可能的核讹诈,一旦核平衡被打破,安全局势即要变坏。
国力不济,常规军力明显不如美军,手中唯一可靠的核盾牌,没有战略远轰,三驾马车即会废掉一架,对于俄罗斯来说,是绝对不会容忍的。我们看俄军近年的努力,水下核力量,再难也要狂飙突进;陆基核王牌,有了“白杨M”、“亚尔斯”和“萨尔马特”等。空中一张王,PAK-DA没有入役前,斥巨资来恢复了图-160的生产。种种消息表明,俄罗斯就是再困难,也不会在核力量上后退一步。现在的问题,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子姑待之。
俄罗斯是全球装备战略轰炸机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除了轰炸机的隐形性能次于美国的B-2战略轰炸机以外,具备超音速突防能力的图-160和图-22M轰炸机,作战性能不在美军的B-52、B-1战略轰炸机之下。即便俄罗斯老旧的图-95螺旋桨提供动力的战略轰炸机,但在装备射程数千公里的对陆攻击核巡航导弹的背景下,具备在敌防空系统有效射程外实施对地打击的能力,通俗讲有防区外打击的能力。
因此,别看俄罗斯这款慢悠悠的螺旋桨战略轰炸机貌似落后,其实在战时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空中大杀器,具备航程远载弹量高对地打击火力凶猛的特点,是俄罗斯空天军将其延寿并保留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和平年代执行出巡任务最多的战略轰炸机。正因为俄罗斯空天军手握以上三大战略轰炸机,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再发展非常烧钱的其他战略轰炸机了,和平年代即便战时,图-22M、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已经能够足够应付大规模的战争了,俄空天军保有的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并不比美空军少。关于战略轰炸机的两大发展趋势,一是隐形性能,但具备隐形性能,就势必牺牲高速飞行能力,B-2战略轰炸机隐形性能好,但只能以亚音速飞行,也即隐形性能和超音速两者无法有效兼容,选择隐形战略轰炸机,就只能牺牲飞行速度。二是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图-22M、图-160都是全球闻名的超音速轰炸机,具备载弹超音速突防能力,但却牺牲了隐形性能,在隐形性能无法兼顾时,俄罗斯空天军就突出了超音速突防作战能力。目前,全球战略轰炸机领域,不具备隐形性能和超音速突防能力完美结合的战略轰炸机,在鱼和熊掌难以兼顾的背景下,俄罗斯选择了战略轰炸机的超音速突防能力,美军则非常强调战略轰炸机的隐形性能,在隐形的B-2战略轰炸机服役的前提下,力争将B-1战略轰炸机改造升级成具备一定的隐形能力。俄罗斯已经拥有了图-22M、图-95和图-160三大战略轰炸机,目前已经够用和堪用,在国力有限资金不足的条件下,不急于研发具备隐形性能的战略轰炸机。应该说俄罗斯空天军强调战略轰炸机的高速突防,与美军重视隐形战略轰炸机慢悠悠地飞行,两者孰强孰弱,现在,还真的不好说,因为两者都缺乏实战来验证自身价值。但战略轰炸机,适合自身国情发展,才是正道和王道,因此,俄罗斯不急于在隐形战略轰炸机领域寻求突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图-22M、图-95和图-160三大战略轰炸机,在战时都具备装载射程数千公里的核巡航导弹实施对地打击能力,全球任何国家都经不住这三大战略轰炸机的打击,用来威慑并阻止战争,俄罗斯的这三大战略轰炸机,目前其实已经足够了,因此,对于当下国力有限的俄罗斯来说,烧钱的所谓隐形战略轰炸机,就没有必要发展了。俄罗斯向来很重视大型轰炸机的发展,美国有什么新轰,他也想有,但时至今天,只是对部分图160进行了升级,也可以自主组装新的图160,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就了。
俄罗斯新轰为什么发展缓慢?
1,缺钱。
俄罗斯整个军队都缺钱,没钱怎么搞科研,没钱怎么造武器。研发新轰,周期长,投入大,俄罗斯目前没这个实力。象美国的B2A,采购一架需要20 多亿美元,俄罗斯能玩的起吗?只能对图160挖潜升级。
2,技术障碍问题。
轰炸机研发团队和制造工厂都在乌克兰,俄罗斯缺少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所以新轰研发缓慢。
3,战争的急迫性没那么强。
俄美虽然关系紧张,但双方不会动刀动枪。战略轰炸机是威摄性武器,为大国作秀和支撑门面的。图160对其他国家来说已经很先进了,所以俄罗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足够了。
新轰作为大国实力的体现,俄罗斯不会停止继续研制新轰的步伐,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的时候,肯定会推出图160的替代品。
普京曾有句名言,不用多说废话,让轰炸机去煽动一下翅膀比说什么都好使。
俄罗斯A100预警机性能如何
预警机是现代空军必不可少的装备,在预警机的支持下,空军的战斗机能够发挥出平常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战斗力。这种装备是一个国家电子科技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可以体现一个国家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曾经的苏联在预警机方面不落下风,其70年代服役的A-50预警机在当时算是技术先进,但这些年来俄罗斯空军预警机机队老态尽显,俄罗斯空军迫切地需要一款新的预警机来应对未来战争。
据俄罗斯卫星网4月10日消息报道,俄罗斯军工人士透露,俄军新一代A-100“总理”远程雷达预警机将在2024年加入俄罗斯空天军服役。俄罗斯国防部宣称,新的A-100的研发是贴合新一代战斗机以及应对新一代空中目标,这种飞机的技术能力将远超包括美军E-3预警机在内的各国预警机设备。甚至有消息指出,这种预警机的作战能力,是俄军现役A50U预警机的两倍以上。作为俄军新一代预警机,A-100在载机和雷达技术方面都进行了改进。首先,其载机选用了伊尔-76的改进型——伊尔476。伊尔-476和伊尔-76的原版比起来,通过换装新的动力系统和航电设备提升了作战能力,最主要的差距反映在航程和滞空时间上。据悉,伊尔-476的滞空时间约为10~12小时,而伊尔-76原版的滞空时间约为8~10小时。这多出来的2小时滞空时间,在实战中的差别是巨大的,几乎代表着预警机作战力量的效率提升了20%~25%。至于预警机最重要的雷达航电方面,虽然俄罗斯在电子科技方面技术已经显得落后,但莫斯科为A-100配备了他们能够集合的先进电子部件。A-100的前辈A-50预警机采用三坐标脉冲多普勒雷达,对战斗机目标的发现距离约为230公里,对水面军舰的发现距离则为4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约60批目标。这个数据按照上世纪的标准来看是足够的,但是进入21世纪就显得非常不足了,最多只能引导10`~12批飞机作战。而A-100的雷达探测能力有不小的改进,其雷达探测距离估计达500千米以上,高空探测距离则在800公里以上,据悉可以同时跟踪150批空中目标。作战能力和A-50比起来确实进步很大。值得注意的是,A-100采用“S波段”和“UFH波段”双波段雷达,前者探测距离远用来预警,后者精度较高适合反隐身。有部分俄罗斯媒体宣称,A-100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发现美国的F-22隐身战斗机,此话虽然有很大程度的水分,但不可否认A-100的反隐身能力确实较强。不过,A-100采用旋转式雷达天线,虽然没死角,但扫描有时间间隙,没有办法对某些目标进行实时追踪,这对作战势必带来部分不利影响,旋转式雷达天线在这方面对固定阵列雷达天线的劣势,是不可否认的。
图为俄罗斯空军现役的A-50I预警机,内部操作台和引导员,可以看见其显示系统还停留在石器时代。A-50I是俄罗斯第一代大型预警机,于1984年装备部队,已经接近淘汰。俄军在2008年实施了改进研制A-50U预警机计划,借鉴了印度从以色列引进的费尔康预警机的部分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指令传输,增强了对低空、低速和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目前已经服役了5架。对于俄罗斯空军来说,A-100的入役能够极大地提升其空军机队的作战能力。众所周知俄军飞机缺乏隐身性能,长于机动性,而预警机装备能够极大地削弱隐身飞机的优势,这对和隐身战机作战的非隐身战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帮助。预警机对俄罗斯空军而言,就像一个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战力放大器,尤其是A-100这种具备较强反隐身能力的飞机,更是俄罗斯空天军极为需要的装备。随着新一代预警机研发项目的推进,我国采用数字阵列雷达的“空警”系列预警机的全球最强地位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国际睿评回答:
一,研发历程简介。A-100预警机外号“首相”,由莫斯科“织女星”无线电工程有限公司研发。2000年,以色列提出了将“费尔康”预警探测系统与伊尔-76运输机集成为新型预警机的构想,给了俄罗斯启发,加上俄罗斯本有意开发新的预警机,而以色列作为美国小弟,肯定不被俄罗斯信任,所以,俄罗斯自己推出A-100预警机项目。2004年4月,A-100开始研发,2017年11月18日,A-100完成首飞,计划2020年装备部队,预计装备40架。
二,预警机性能评价。预警机最重要两大件,运输机+雷达。
A-100机载平台采用了伊尔-76的深度改进型——伊尔-476,(塔斯社报道称,A-100预警机使用了伊尔-76MD-90A运输机平台)机载设备更加现代,采用了数字化导航系统、控制系统和玻璃化驾驶舱。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210吨,最大载重增加到60吨,运载50吨货物飞行距离可达7000公里,比伊尔-76MD最大载重47吨时3800公里的最大航程远不少。
A-100在俄罗斯A-50预警机基础上研发,继承了A-50部分成熟理念,采用背负旋转天线罩,内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有人说A-100的性能是A-50U的两倍。主管A-100工作的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表示:“我可以大胆地说,这是一项突破性工作,其新鲜之处在于双波段相控阵雷达。这是一项性能登峰造极的先进解决方案。”
其实,尤里说的双波段指的是A-100的雷达设由S波段和UHF波段两个工作部。S波段,波长大,探测范围广,对空主要探测四代机,而UHF波段,波长短,探测范围窄,但能探测隐身能力更强的五代机。俄军事专家弗拉基米尔·谢尔巴科夫:“一些设计方案的落实,有助于提高对不同隐身水平的敌方飞行器的发现概率和打击效率,如敌方第五代战机和新型巡航导。”两种雷达各有所长,属于互补,都能侦测巡航导弹或地空导弹等目标。UHF波段在收到的有效反射截面上要大于S波段,因此UHF频段雷达发现隐身战机的距离都在100km以上。同时UHF频段雷达对抗杂波的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对海预警能力。@张召忠 @杜文龙 @中国军网
俄罗斯A-100预警机,代号:总理(首相)。2017年11月18日首飞,预计今年完成试验任务并开始装备部队。
俄罗斯A-100“总理”预警机,采用伊尔-76MD-90A运输机平台,使用4台PS-90A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发动机推力达14.5吨,发动机节省油耗17%,载重量由原来的52吨增加到60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10吨,巡航速度增加到825公里/小时,平台综合性能已达到运20相当。该平台安装了新的全数字化超控系统,全新的玻璃驾驶座舱,安装了最新的导航驾驶系统、卫星和通信系统,能确保在所有状态下的无线电通信,提高了导航的准确性,并且扩展了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能力;机头安装有受油管,能够接受空中加油,从而使其滞空时间大大延长。该型伊尔-76MD-90A运输机平台,总体综合性能比前型伊尔-76MD先进很多。
A-100“总理”预警机,采用圆盘背负式机械旋转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两面背对背阵列为S波段和P(UHF)波段,S波段主要用于远程目标搜索及跟踪,P波段用于探测隐身目标;水平方向扫描,转速高达每分钟12转;对空中小型目标的探测距离达600公里,对海面、地面目标的探测距离达40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并对其中50个目标进行引导攻击。
A-100“总理”预警机采用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可实时全自动传输目标数据,能够实时把空中、地面战场态势信息传输给地面指挥部和各作战单元。该预警机加装了新型电子战系统,从而使之几乎不受敌方电子战干扰,同时还能发动电子战攻击和网络攻击。另外,其双波段雷达使之能够探测到所有目标。
A-100“总理”预警机,由于其双波段雷达采用两个背对背不同频率的相控阵雷达阵列,两个阵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不同,获取目标信息数据也不一样,从而使雷达旋转探测的时间差更长,数据刷新滞后,导致机载计算机在甄别、筛选、比对、计算、重组和更新上容易出现误差,计算速度上容易受到阻碍;加上俄罗斯在计算机科技领域比较平庸,如果不是进口我国的机载计算机,俄罗斯宣传的所谓实时信息传输,只不过是大概率的。
A-100“总理”预警机,最大优势就是双波段雷达能够探测隐身目标;其巨大的相控阵天线阵列,使之探测距离和探测范围达到世界预警机之最,从而使之在探测距离上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预警机。
俄罗斯A-100预警机,性能能超中国、美国同类型的吗?为什么
可以超越e3预警机,但a100预警机相比空警2000落后,原因空警2000装备三面列阵相控阵雷达,可以全方位扫描,而a100预警机配备机械扫描雷达,该雷达在运作时反应迟钝,与空警2000相比落后了不少,同时美制e3和a100预警机都是配备机械扫描雷达,这样是跟不上潮流。
图1是a100预警机正在降落机场,
一、空警2000是经历了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事件后,开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情况下研发的空警2000,该预警机相比美制e3和a100先进,单是相控阵雷达可以360度扫描。
图2是空警2000预警机正在空中巡航,
二、俄罗斯官宣,a100预警机准备在2025年之前完成所有研发工作,有关人士给出意见,如果想要通过同等的预警机干扰它,机率是微乎其微,现时俄罗斯空军准备两架了a100预警机,该预警机是在新型伊尔76md-90a的基础上改进,a100预警机可以探测距离为500公里,而空警2000和a100探测距离相接近,也就是470公里,那么e3的搜索距离相比前两者差很远,也是320公里。
图3是e3预警机在空中训练。
总言之三者之中,空警2000设计独特,优于三面列阵布置的相控阵雷达,相比a100和e3预警机的机械扫描雷达先进。
A100预警机的雷达性能是不如空警2000和空警500的,但是载机平台的性能是要比空警2000和空警500强的。
A100预警机的雷达
A100预警机说是安装了“S”波段和“UHF”波段的双波段相控阵雷达,为了使这两部都可以探测到目标,所以就选择了旋转式的扫描方式。这样的扫描方式,在扫描频率上就不如采用固定式天线的空警2000和空警500了。只不过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称:A100的性能是A50的2倍。至于A100双波段雷达的探测距离,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如何没有被披露出来。基于俄罗斯的雷达和电子技术来看,A100预警机雷达的性能也不会超过空警2000和空警500。
要知道,A100预警机的研发计划是从2004年开始的,而空警2000在2003年就完成了首飞工作,在2006年-2007年先后列装了4架。可以说,空警2000预警机的研发时间是要早于A100的。虽说研发时间早,但是空警2000的机载雷达的性能十分先进,最大探测距离为470千米,可以同时跟踪100个空中目标,并引导10架战斗机进行空战。
虽说无法得知A100预警机的性能,但是A50预警机的探测距离为450千米,可以同时跟踪50个空中目标,同时引导16架战斗机进行空战。就按A100预警机雷达的性能是A50的2倍。也就是可以探测100个空中目标,引导32架战斗机进行空战。至于雷达的探测距离是不可能达到900千米的。要知道使用氮化镓组建的SPY-6雷达的探测距离才是600千米。就以俄罗斯的雷达技术,A100预警机的雷达探测距离应该在500千米以下,基本上和空警2000的探测距离相当。只是,A100预警机安装有米波雷达,探测隐身战斗机的能力要强于空警2000和空警500。
也就是说,A100预警机等我双波段雷达的只有引导战斗机的数量要强于空警2000,其他的性能基本上一致,但在目标的刷新率上要落后于空警2000。既然A100预警机的雷达还不能超过空警2000的雷达,那就更不用提采用数字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空警500了。A100预警机的雷达也就达到了空警2000的水平,与空警500的雷达还有不小的差距。
A100的载机性能
A100预警机的载机是伊尔-476,其航程可达7000千米,要比空警2000远上1500千米,更比空警500的高。所以说,A100预警机在探测隐身目标和载机的性能上是要强于空警2000和空警500的,其他的性能则不如。
虽说E-3预警机也采用旋转天线,但是也经过了多次升级。但是依然采用的是脉冲多普勒雷达,所以说,A100的雷达性能强于E-3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