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深度解析
台儿庄战役是继京沪会战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战役,是我国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巨大胜利,狠狠击碎了日本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仅从伤亡数字看来,我军伤亡情况的确比日军严重。但是客观来说,在武器装备上,我军远远不及日军,最终能取得胜利实属不易。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不仅增强了国人抗战决心,也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军队的看法,影响深远。
台儿庄战役作为我国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在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点、台儿庄战役让全世界明白了中国的抗战,从而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据统计苏联曾向中国提供的军火有:飞机904架其中单是轰炸机318架,坦克82辆,牵引车602辆,汽车1516辆,大炮1140门,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子弹约1.8亿发,炸弹3.16万颗,炮弹约200万发,以及其他军事物资等等。
第二点,台儿庄因为75年前的这场胜利,被海内外中华儿女称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同时也让全世界看到了我国人民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决心,因此如同周恩来说过:“台儿庄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敌人,影响全国,影响世界”。
第三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所以很显然,这次台儿庄战役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间接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作为中华儿女,面对我们全中国曾经的耻辱与血泪,我们后人应该去传承历史、承担责任,虽然时间可以流逝,但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台儿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既是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一个战略据点,又是运河的一个咽喉要道,是徐州的门户。
日本人深知台儿庄的重要性,派出矶谷师团从山东的徐州南侵,企图迅速拿下台儿庄,然后渡过运河包抄徐州。
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这条从天津到南京的津浦线,大部分还在我国的掌控之下,这也将日本的华北、华中战场分割开来,给日本人军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国的士兵部队
而日本的指挥官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打通津浦线,让南北战场连到一起,对于他们日本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知道,如果日本想要打通津浦线,就必须要占领我国的徐州,可一旦这样,就会让我国的东部战略枢纽完全沦丧,中日双方都深知此地的重要性,而日本自从攻占我国南京以后,就制定了南北夹击徐州的作战计划。
在津浦路的南段,日本华中方面军指挥官,以及日军第13师团主力沿津浦路北上,直取我国徐州,而在津浦路的北段,日本华北方面军指挥官寺内寿一,带领日军第十师团南下攻占济南等区域。
同时另一支部队则从青岛登陆,随即南下,准备与进攻徐州的板垣第五师,会师台儿庄,从而攻击徐州。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我国继长城抗战,平型关大捷之后又一胜利,它极大的鼓舞了全民族人民的抗战热情,这一场战役也改变了英美等国对中国的看法,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为中国抗战史写下光辉一页
台儿庄是徐州门户,也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因为它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在历史上,台儿庄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滕县失守后,日军第10师团中将师团长矶谷廉介率军向台儿庄扑来,当时驻扎在台儿庄附近的有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汤恩伯第20集团军,再加上各种猛将,张自忠,孙震等人率领的部队,一时间,小小的台儿庄部署了几十万军队。
从1937年12月中旬开始,日军便开始对徐州附近地区进行了攻击,扬州,蚌埠,定远等地相继失守,3月20日,日军第10师团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余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起猛烈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徐州,23日凌晨,第二集团军93旅与日本人打起了台儿庄战役的第一枪,在日军强大的炮火下,93旅阵地失守,军队被迫撤退。
经过四天的奋战,台儿庄战役终于胜利了!国军重创濑谷支队、坂本支队,击溃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剩余人数寥寥无几,共歼灭日军两万余人,并且缴获了 大量的弹药,武器和炮弹,严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这也让我军重振旗鼓,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面对一个条件优渥的侵略者,让中国人民手足无措,但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夺回了一个个被侵略的土地,最终成就了今天强大的中国。
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8年为阻止日军进攻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山东台儿庄打败日军,这就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是国民党军队的重大胜利。
一、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文称对台儿庄战役评价到:“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就是不可战胜的。
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
1937年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为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
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北方军第2军矶谷廉介之手。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李宗仁屡屡严电韩复榘夺回泰安,并以此为根据地阻截南下之敌。
台儿庄战役中日双方人数比例
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
台儿庄大捷
简介: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